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4年真的是中国出境并购的“元年”吗?

 

高尔基

不少有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报道,近日多见报端;各界人士,对今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绩盘点之余,经常会听到一种声音,即,2014年,是中国企业出境并购的“元年”。

是这样吗?

很遗憾,笔者认为,不仅不是,连第二年、第三年,乃至第五年,都算不上啊。

中国企业出境并购,经历了逐渐走向成熟,建立影响力,参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有哪些时点非常重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想必一定会是众说纷纭,不过笔者从事跨境并购多年,有一些先辈提及的事情,曾经也作过笔记,可以做一个参考:

1)       中国出境并购第一单

18763月,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举行换旗过户。该公司7艘海轮、9艘江轮及各种趸船、驳船、码头、栈房等全部财产作价白银222万两,购归局有。这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企业第一次收购外商资产。

从发生的时间讲,1876年可以算是一个“元年”。

2)       现代中国出境并购第一单

1992年底,趁着秘鲁铁矿公司私有化的机会,首钢集团收购了其98.4%的股权并取得了670.7平方公里矿区内所有矿产资源的永久开发和使用权。

所以说,如果讲现代中国的出境并购,1992年算是又一个“元年”。

3)       中国出境并购国际业务的第一单

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IBM的个人电脑PC业务,,联想支付予IBM的交易代价为12.5亿美元。合并后的新联想将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因为这一案例影响力太过巨大,尽管在这之前已经有不少并购,但毕竟中国企业第一次收购了一家具有国际布局的公司业务,因此在很多对中国出境并购有所关注的外界朋友记忆里,可能这宗交易,以及2005年成为了中国出境并购的“元年”。

4)       中国企业组团大规模出海从2008年发生

根据彭博的数据,中国企业出境并购的交易额加总,在2007年之前每年均少于200亿美元,2007年也只是达到340亿美元,而2008年一举突破870亿美元之后,至今每年的交易额加总,均在800亿美元以上。

在我心目中,中国企业出境并购的“元年”就是2008年,从此以后,这个领域已经不再是个案,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谈不上所谓“摸着石头过河”,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企业家成熟的战略工具,投资银行成熟的资本产品,中国社会经济水到渠成的社会现象。

为什么呢?在我看来2008年是多种因素交汇的一年:

1)         欧美经济危机,以及欧洲家族企业集中换代,导致标的出售机会出现,而且估值窗口很好;

2)         中国企业经过1978-2008年这30年国际贸易的历练,已经初步具备参与国际商务竞争的能力和对国际商务规范的理解,人才储备逐步积累;

3)         国企的兼并重组,导致通过收购做大收入成为在重组大潮中保全自身的重要手段,因此出境并购成为不二法门;

4)         民企第二代的接班,一大批拥有海外商学院教育背景的企业家二代,带来了新鲜理念和广阔思路,甚至通过并购进入老一辈从未涉及的业务领域;

5)         中国对战略资源的高度需求,2008年早期的资源能源导向收购,到2010年前后开始的技术研发能力导向收购,再到2013年前后品牌收购风潮,中国的产业升级把出境并购作为一个事半功倍的抓手;

6)         资本富集效应,中国企业的资本化提高,从提振投资预期,改善投资故事,吸引便宜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角度,中国企业大范围使用出境并购来作为一个主要思路。

基本上,这些趋势,都是在2008年之前逐步酝酿,而在2008年这一年实现交汇的。因此,这一年,中国企业实现了大丰收,很多地标性项目层出不穷,还有很多地标性项目正在酝酿,直接促成了2009年出境并购的井喷。

所以说,严格意义上讲,2014年算是中国企业出境并购的“第七年”,在这七年里,中国企业的确犯了不少错,走了不少弯路,但公平地说,创造的成果,是更加丰硕的。笔者经历了整个这七年的战场前线,不得不说,这种成果,说成“凤凰涅槃”也不过分。

1)          中国企业对国际并购交易的规范越来越了解,并且开始学会利用规范为自己所用。

最初最初,中国企业对所谓“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报价”、“分手费”、“国家安全审查”等等都不甚清楚,那时对企业客户进行培训是非常吃力的;但经过几年时间,中国的企业家,普遍理解这些规范,逐渐能够主动寻找办法来适应这些规范;更有甚者,已经有企业家,能够聪明地利用国际规范来推动项目进展朝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比如笔者参加过一家民营企业家在一宗美国上市公司敌意收购中主动担当白衣骑士的案例;也参加过国企客户收购美国较为核心的工业资产,并且积极推进国家安全审查,从而顺利获批;还有一些案例,则更为典型,一些常年驻守海外的企业家二代,通过杠杆收购等方式,积极进行行业整合,在海外树立了强悍的资本集团形象。

我正在写的小说《大投行家》,计划用12章来描述这个过程,前后情节对比,这个成长一目了然。

 

2)          中国企业已经学会如何“以夷制夷”,完善收购后整合,甚至能够借助并购实现自身的国际化。

据说,中国企业曾经在德国声名狼藉,因为当时曾经有过一个交易,中国企业收购了德国工厂,立刻拆下所有设备,运回国内,德国的工厂则关门大吉。因为这么做,有悖当地工会政策,对当地经济不利,因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德国企业对中国企业颇为顾虑。

但是经过一系列成功案例的完成,中国企业在德国的声誉已经大为改观,比如北京第一机床厂在科堡机床厂的收购之后,保留当地员工,总部只派少量高管负责两地衔接,促进工厂在中国国内订单,加强两地协作,使得当地政府高度肯定北京第一机床厂的做法,授勋奖励。

乃至三一收购Putzmeister的时候,基本上社会环境已经是全面支持三一的了。甚至当时还有德国企业专程来北京找笔者,询问自己的企业是否也可以卖给三一。

3)          中国企业在出境并购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矿产,技术,甚至包括了国际市场的格局重组,乃至包括了自己业务的转型。

国际知名律所Paul Hasting2013年双汇收购Smithfield之后,做过一个关于中国企业出境并购的统计,统计结果令不少人很吃惊,因为和想象很不一样。

一方面,中国企业收购能源矿产行业的交易在整体出境并购里还算是最大的一个领域,但比例已经降到27%左右,而制造业收购因为技术导向收购的因素,大幅上升,大约在20%左右;

其次,有超过一半的跨境并购中,中国企业是实现了业务转型的,也就是说,标的和买方的业务不尽相同,中国企业有这个胆魄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出境并购实现业务转型和升级,是中国不少企业战略诉求;

最后,不是该律所的调研结论,但和调研动因有关,中国企业的出境并购已经具有参与甚至影响国际产业竞争格局的作用了,比如双汇收购Smithfield,更加典型的是水泥泵车行业,中国三家巨头对欧洲三家巨头的完美收购,实现了这个行业的华丽转身。

2014这个所谓“第七年”,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根据前文来看,当然就是没有了。这一年相比以前,统计数据上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但和2008年的历史性突破相比,少了那么一丝激动了;中国企业家也早已不是吴下阿蒙,早已成熟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国的出境并购,早已不限制于狭窄的行业领域,而是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但是,也还是有一些新鲜空气的。

比如我看到这样的消息:国内首本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2014)》指出,2014年将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水岭,中国有望在今年成为资本净流出国。

这个新闻的解读,当然又是众说纷纭。比如有人就嗟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操之过急;也有人会感觉中国经济放缓,因而资本流出;或有人对此趋势是否持久,抱有怀疑态度。

笔者经济学基础薄弱,不从宏观大局来看,只是在想,这个趋势恐怕是不可逆转的,而且也是有必要推动的。

中国企业在过去一段历史时期中走出去,已经形成了一种态势,即“尽管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但中国的工厂已经分布在全世界”。中国企业控制的产能早已经不仅仅布局在中国国内了,而这样分布全球的产业链,如果没有对这样产业链的优势影响力,这些投资的抗跌性,是有一定问题的。

所以,如果说2014年一定要做一个“元年”的话,这一年,我听到我的客户开始不仅仅考虑在国外做收购,甚至也已经不仅仅考虑中国这个庞大市场对国外收购业务的提振,而是开始考虑,如何在海外通过投资,提高在海外市场需求的影响力,从而促进海外已投资业务的发展。

这个大棋,决不是一家企业,个人之力,做得了的了。所幸,中国资本已经组团出海多年,这次的船队更大,希望收获更丰厚。

从这个意义上讲,2014年是这样一个“元年”,中国的企业家从此时开始,着手打造全球化的中国资本版图,中国的企业家也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企业家,更是全球的企业家。未来,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可能更会取决于各自在国际化视野下的竞争。

科幻小说《三体》里曾经对于脱离地球环境的银河舰队是否还是地球人有过讨论,我们不是章北海,我们也没有面对“水滴”,但是我们的企业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企业家”,想必我们看到“水滴”,自然也就不怕了。

2014年,银河舰队,起航!

 

 

 

 

话题:



0

推荐

高尔基

高尔基

222篇文章 4小时前更新

笔名北方君子,张家口人,财新传媒副总裁,曾任职于汇丰银行、中信证券,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首届本科生校友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