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25,为何亚麻再度流行?

一万年前的瑞士湖底,那些依稀可辨的亚麻残片,正与2025年上海街头飘逸的亚麻衬衫遥相呼应,编织着一场横跨万年的文明对话。

2025年春日,上海街头出现了一座“自然织境”。优衣库为2025春夏天然亚麻系列打造的沉浸式体验空间里,都市人触摸着、感受着、体验着这种古老面料带来的松弛与舒适。

与此同时,从奢侈品牌杰尼亚、阿玛尼到快时尚巨头Zara、H&M,无一例外都将亚麻作为核心面料,贯穿从高级定制到时尚潮牌的整个价值链。

这种被称为“软黄金”的纤维,正以8%至10%的年增长率扩张其全球市场规模。而在这个追求松弛感的时代,亚麻再度流行的秘密,或许深藏在它与人類文明万年交织的历史纵深中。


01 神圣的起源,亚麻与人类文明曙光

在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大规模使用纤维用亚麻的国家是古埃及。早在一万年以前,古埃及人就开始在尼罗河流域种植亚麻——1854年,人们在瑞士湖底发现了距今一万年以前的亚麻残片,这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亚麻织物。

古埃及人将亚麻的利用推向惊人高度。从包裹木乃伊的亚麻布到法老的服饰,这种纤维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考古学家在开罗南部25公里的洞穴中挖掘出50多具属于公元前10世纪的木乃伊,都是用亚麻布精心包裹的。

古埃及视亚麻为“软黄金”,常用作祭司和法老的服饰。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织出令人惊叹的亚麻布——一平方英寸面积上经丝达160根,纬丝达120根。还有埃及王给希腊雅典女神绣着金色灿烂图案的亚麻胸甲,其织造密度为每根线由360根排列整齐的亚麻纤维组成。

02 文明迁徙,亚麻的全球旅程

新石器时代,埃及人将亚麻引进了地中海沿岸国家。中世纪以来,亚麻又从瑞士传到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家。到十世纪初,亚麻纤维开始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

在中国古代,麻纤维的利用同样源远流长。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苘麻双股线,同时还出土了木制的纺车与织机零件。

在《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中,就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的诗句,描绘了先民沤麻脱胶的劳动场景。麻由野生变为种植,这一种植技艺带来连片麻田纵横望不到边的满眼绿意,也带来了种植者生命的高峰体验。

亚麻成为了图腾,成为了圣物。古今中外,都有着源远流长的麻崇拜。从我国上古时的祭师、巫师以及后来儒、释、道的文化传承,到阿拉伯世界和欧美的宗教,都是把麻作为圣物敬献。

03 贵族象征,亚麻与身份认同

在世俗的大地,古罗马时代,伟大的凯撒与元老们召开民主会议时,所穿的就是洁白的亚麻衣服。当他在元老院里召开重大会议时,与元老们就是披着亚麻衣制定军国大事的方略的。

到了14世纪,教皇约翰十二世的卧室墙上挂上了精美的亚麻织品。而在中国古代,汉代祖宗雕像的衣着用麻布,金銮殿上百官的深衣朝服,到马王堆的西汉服饰,也都离不开亚麻的踪迹。

中世纪欧洲,亚麻被广泛用于贵族的服装和家居用品,成为身份与品位的象征。亚麻因生长环境苛刻,仅占天然纤维的1.5%,产品价格昂贵。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面料,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标识。

04 技术革命,亚麻的工业化之路

公元1760年,俄国发明家罗季昂·格林科夫发明了亚麻梳麻机,使亚麻纺织工业进入了新时代。随后,在盛产亚麻的法国,拿破仑悬赏100万法郎奖励发明可以生产更好亚麻纺织品的纺纱机。

1810年,法国人菲利普·热拉尔发明了湿纺细纱机,从此人类纺织史上出现了亚麻纺织业的第一次兴盛时期。在发展亚麻纺纱机器过程中,栉疏机应运而生,而如今仍广泛应用于亚麻纺织生产中,被人们喻为“百年机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以亚麻生产为例,讲述当时在弗里德里希二世时代,全都纺亚麻的威斯特伐里亚农民遭到暴力剥夺的情景,见证了亚麻在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

05 现代共鸣,亚麻的当代回归

2025年,亚麻再度流行的背后,是人类对自然材质的永恒偏爱,是亚麻所象征的质朴生活哲学的回归。这种“不完美美学”正在精准捕获现代消费情绪下的消费本质——通过“去精致化”的材料叙事,实现从“消费凝视”到“自我感知”的消费范式迁移。

根据麦肯锡发布的《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调研》,64%的消费者更加看重精神消费,且年轻消费者对精神消费的重视程度更高。亚麻已经将消费者对“松弛感”与“真实感”的情感消费诉求,淬炼为比钻石更坚硬的“情绪资本”。

作为唯一同时满足“天然环保”“可再生”“碳中和”三大属性的纺织品,亚麻正在受到品牌与消费者等产业链各端口的广泛青睐。超过80%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为高品质且具有可持续性的亚麻服饰支付更高的价格。

06 万年之约,亚麻与人类文明共舞

从古埃及人用茜草将亚麻染成红色并经防腐处理,到2025年优衣库30余款缤纷低饱和色彩服饰;从公元前一至五世纪古罗马人用亚麻布制成女式的轻薄织物“丘尼克”,到2025年春夏Ralph Lauren等品牌的秀场上亚麻洋装搭配草编鞋成为季节主角——亚麻始终与人类文明同行。

先锋设计大师山本耀司曾说:“美的概念外延被扩展开来,亚麻的材质肌理之美战胜了统治时装界多年的装饰之美”。那些曾被黄金、珠宝、刺绣垄断的审美话语权,正在向植物的原生褶皱悄然迁移。

这种介于精致与随意的微妙平衡,恰恰击中了当代消费者的双重痛点。这不仅是当前消费情绪下人们对现代生活压力的集体回应,也是消费社会对“现代性焦虑”的集体疗愈。在亚麻织就的地图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松弛感公民”


伦敦萨伏林饭店的亚麻饰品依然精美,一如14世纪教皇约翰十二世卧室墙上的织品。

但今天的亚麻不再只是特权象征。从上海街头年轻女孩的亚麻连衣裙,到巴黎秀场上设计师的创意表达,这种古老面料终于完成了从神圣到世俗的万年旅程。

它不再只是法老的木乃伊裹布,而是每个追求舒适与自然的现代人的第二层皮肤。

 
话题:



0

推荐

高尔基

高尔基

276篇文章 4小时前更新

笔名北方君子,张家口人,财新传媒副总裁,曾任职于汇丰银行、中信证券,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首届本科生校友导师。

文章